听我深度剖析,柳如烟点头,“是,如果按照王洋的思路发展下去,拓跋宏很可能被重新定罪的。”
我就说,“开始的时候,拓跋忍着气,承认自己在文件上签字。他的回答很谨慎,虽然还不知道王洋重复该问题的用意,但对方没有安着好心眼这一点,拓跋心里当然清楚。”
“他的原话是:我签字是在公司领导强烈授意下做的,因为,我做为公司产品理论上的提供者,而这些产品又具备一定敏感性,所以我必须在那些证明材料上签字,否则产品不能进入市场。当然,这件事我有责任,因为不懂技术和工艺,我无法判断该产品是否能够达到理论要求,贸然签字,的确犯了错。”
“王洋就冷笑,说,拓跋啊,咱们老同学一场,你有必要糊弄我吗?你是什么人别人不清楚我还不知道吗?好,既然你说不懂技术、不抓生产,那么,产品制造出来后,你总可以对那些医疗器械进行测试吧?样机到底达标不达标,你当然能够分辨出来,是不是?”
“拓跋就说,是,我能,所以我才犯了错误,我疏忽了。”
“王洋马上反驳,错了拓跋,你不是疏忽,你这是明知故犯、隐瞒不报!既然你可以亲自测试,那........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