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0章 搞摩擦者死
民国时候的苏北农村,几乎所有的村子都有泥土夯起来的围墙,当地人把围墙叫圩子。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匪患炽烈,村民为了防止土匪抢劫,筑围墙、购买枪械以自保。但是,土匪太多了,小的圩子顶不住土匪的攻击,往往是被洗劫一空。后来,农民被迫按照姓氏宗族等因素集中到大的圩子居住——当地又称为集,这就是苏北有许多带“圩”字、带“集”字的地名的由来。并不是说,叫什么什么集的就是商业集市。
说起苏北的匪患,和山东的响马、东北的胡子、河南的刀客不同。山东的响马、东北的胡子、河南的刀客大部分都是职业土匪,啸聚山林,有的甚至是人老几代都是土匪。这苏北,由于是大平原,不具备让土匪安营扎寨、世袭罔替的条件。加上自古以来苏北都是鱼米之乡,是统治者的重点统治地区,舟楫往来。交通便利,只要不遇战乱年代,就没有土匪生存的基础。
民国初年,正是改朝换代的时候,苏北农村的土匪开始多了起来。最初当土匪的是没有活路的赤贫农民,开始的手段也是绑架勒索自己村里和附近村里的人。慢慢地,一些地痞无赖竟然把当土匪看成是发........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