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不一样的南京保卫战(一)
自从日军大本营下达攻占南京的命令后,松井石根指挥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在飞机和舰艇编队掩护下,分三路向南京杀来。其中,第11师团、第13师团、第16师团沿京沪铁路进攻,第3师团、第9师团经苏州、金坛进攻,第十军的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以及配属的国崎支队,分别从宜兴、溧阳、广德沿太湖南岸进攻。
国民革命军南京保卫战总指挥张治中,按照自己与陈诚、刘一民推演的方案,采取坚壁清野、节节抗击、小部队、多批次袭扰迟滞的办法,与敌对抗,为主力转移至有利位置争取时间。
这次,国军不再死守一城一地,也不给日军重兵集团提供合围全歼的机会,虽然战斗规模都不大,但战术变灵活了的国军,出击的积极性却大大增强,各部队都是一击即走,占点便宜就行,再也没有了历史上那种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大军被敌围困,在转移途中溃散的现象。
这战术活脱脱就是从红军到八路军一直传承下来的经典游击战术。可惜的是,国军一来没有经过游击战训练,对游击战术运用不到位;二来淞沪大战后元气大伤、精华损失太大,新补充........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