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方元打量大盒之中的几件精美白瓷,然后目光就在一件雕像上停了下来。
那个雕像比较喜庆,光光的脑袋,大大的肚子,圆头大耳,袒胸开怀,咧嘴大笑。这样的经典形象,不言而喻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肚弥勒佛。
弥勒佛,据说是佛教的未来佛,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十分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信众尊崇,在民间广为流传。
特别是在五代时期,江南一带有一个高僧,他身躯肥胖,常肩搭一布口袋,而且极为珍惜粮食,看见五谷掉地,便随手捡入布袋,用以施舍穷人,人称布袋和尚。
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众人不明白其中的深意,直到布袋和尚坐化圆寂之时,留下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那个时候,世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是弥勒佛转世,在度化世人。不过真佛当面,大家却浑然不知,许多人后悔莫及,连忙根据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了许多大肚佛的........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