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仔主要捉住人物画这一点来点评,他能看出一些东西。
“我们看到的这幅人物画,从画风来看,它的历史应该不长,清末、甚至民国时候的作品。”杰仔说道。
到了民国的后期,照相已经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因此,一些遗像等,基本上都会用照片,而不是画画。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肖像画与人物画的创作客体都是人,都以客观存在的人物作为观察对象和创作素材。但是,在转化为艺术形象时,肖像画有着比人物画更为现实而具体的要求。
“从它的笔风中,我能看出一些现代的因素,比如,这个人物画像上,手上的一根烟管。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烟管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流行起来。”杰仔的一些推论,无论谁听,都比刚才汪建州好得多。
台上的郑半山赞同地点头:“很有道理!”
杰仔摇头苦笑:“我能看出的,差不多就这些,个人觉得,这画非常好。”
“那么,还是........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