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义军,难听点,就是反贼。
他们也不想反,但不反就没有活路,不反就只能等死。
如同每个朝代的末年一般,天灾人祸,络绎不绝,民不聊生,狼烟四起。
旱灾、蝗灾、饥荒、瘟疫、苛政、兵难......
普通百姓朝不保夕,吃糠咽菜都已是奢侈,野菜难寻,树皮充饥,实在饿得难以忍受,便以“观音土”饮鸩止渴,狠心点的则......易子而食!
易。
便是破庙中孩子的名字,其父母狠心,以其换取干粮求活,被路过的这群伤残义军遇到,不忍看到人间惨剧,便出手将其抢夺了过来。
没什么文化的他们,根据这孩子的经历给其起名为“易”,姓则为“陈”,因为他们这群人,皆出自毁于兵灾中的陈家村。
收养这个孩子,也是希望将家乡的姓氏延续下去。
......
一群人沉默地围在火堆旁,喝着小小的一碗鸡汤。
他们一群人作为伤员,本是被留在一座村子休养的,但听闻官兵来到了附近,便躲进了山里,恰逢大雪,原本二十多号人,等找到落脚地时,则只剩下了一半。
众人每日出去狩猎,并且提前约定好,若是有人傍晚未归,千万不要外出寻找........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