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熙革命六年、满清崇德四年、残明弘光元年,夏初,广州黄埔港。
黄埔港位于广州东南部的珠江口内北岸,原是一座名为“黄埔”的村庄,隋唐时期,便逐渐发展成船舶进出广州的外港停泊地,至明末,因为禁海的缘故,明廷只开放福建月港通商,加之明末时期中欧海贸衰落,往南洋的海道又掌握在欧洲人的手中,日本成了明廷最大的贸易对象,福建也由此甩开广东成为明末海贸最为繁盛的省份,黄埔港也因此逐渐衰落。
大熙早早就决定了走向海洋的战略,作为目前大熙手中唯一的一个临海省份,广州自然是要开埠通商的,占据广州之后便在原黄埔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基础建设,待大熙和郑家一起攻克马尼拉、逐步打通南洋商道,广州也正式开埠,外海船只只要在壕境领取了牌照,皆可入黄埔港贸易通商。
北地的纷扰动乱、灾害战争,影响不到大陆南端的广州,黄埔港刚刚开埠就爆发出极佳的潜力,商船络绎不绝、来往客商日日增多,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原本还略显萧条的黄埔港就已是热闹非凡了。
如今的黄埔港一如往常的热闹,一艘艘海船被引水员引入港中,港口上堆........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