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亭带领着这些学生来到研究所的机械车间,
这里放置着他设计制造的各种先进的机床和设备。
他首先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数控车床和铣床的操作原理,然后引导大家亲自动手去实践。
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李望亭都能轻而易举地解答,让这些学生大开眼界。
“老师,数控铣床在高速运转时如何保证加工精度?”
加工的时候,一名学生突然开口问道。
虽说李望亭比他们大不了多少岁,但是掌握的知识比他们的老师都还要多。
所以他们也自然的把李望亭称为老师,没有称为所长。
一开始李望亭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叫着叫着也就随他们去了。
听到这名学生的问题,李望亭解释道:
“这需要选用高刚性的机床结构,同时运用快速加工算法和静态切削力补偿技术。”
学生们听到这么专业的解答,都止不住地点头,他们越发觉得李望亭的才华令人惊叹。
这其实也是一种因材施教。
对待那些工人师傅的话,他就不会用更加通俗的语言。
对待这些学子的话,最好就是用这种专业的话语。
这样他们才会更佩服自己。
说白了就是一种........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