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一十六章 这样就不怕了
    每一次伟大表演的背后,都离不开细致辛苦的准备。


    张鉴和赵士祯两个,提前两天就带着工匠驻扎在玉渊潭,开始紧张的忙碌了。


    起飞架出自张鉴的手笔,设计十分巧妙。


    在制作热气球过程中,它又是让工匠们上上下下的的脚手架。


    为了达到最佳工艺水平,两人还特意请来了,十几名扎鳌山灯的师傅。


    鳌山灯最高可达六七丈,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造型。


    现在只是单纯扎一个三丈的球体,制灯师傅们自然手到擒来,最后造出的热气球比设计重量还轻了三四十斤。


    而且工匠师傅们还用了一种,他们糊鳌山灯时的秘制胶水。刷在丝绸蒙皮上既防水又不透气,而且使蒙皮更加抗撕扯。


    这样突然遇上刮风下雨也不怕了。


    待到热气球制造完成,便将其升到脚手架顶端。然后把个丈许长、水缸粗,内有多层滤尘罩的大铁皮烟囱,穿过环形吊篮,直接插入热气球的进气口中。


    这样燃料堆点火后,滚滚烟气便穿过烟囱,直接送到气球内部。


    不一会儿,蒙皮便鼓胀起来,气球缓缓上升。


    待到灼热的空气充满整个球体时,砍断系留绳,热气球便载着两人升空了。


........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