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衿一愣,继而胸中翻涌着滔天的怒意,但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喊大叫,只是冷漠的问道:“若儿子就是考不上举人呢?天下少年考得生员的人不知凡几,但其中有多少人不能寸进一步?”
对于读书人来说,秀才只是他们对官场迈出的一小步,不过是有了功名之身罢了,真正的坎在于秋闱,只有过了秋闱成为举人才能获得举官的资格,而若能考中进士自然更好。
因为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封相,这是自大周开国以来的传统。
范子衿再春风得意,那他也只是一个秀才,他的未来还没有保障,除非他能考上举人。
但这何其艰难。
江南每年的秋闱只取前三百多名,扩招的时候多点,但参考的人数多达十万人,隔一年便有新增的秀才,秋闱却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累积下来的秀才可见有多少。
如果范子衿考不上举人,那范子衿的恩荫就是他的另一条出路了,他但凡多想一想他的儿子就不会这时候提出把恩荫的名额给范子萧,而是要等到他考中举人之后。
范子衿胸中翻涌着怒气,目光炯炯的看着父亲,逼问道:“若是儿子考不上举人怎么办?”
范思文有些心虚的扭过........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