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相对清闲,当然这是针对李元本人。
地下实验室那些人根本就消停不了,他们的干劲十足,加班加点。
一部分人,在研究单晶棒更大尺寸的制备工艺,带头人便是黄燕。
一部分人,在研究光刻机和刻蚀机,这本就是李元的后期规划,计划明年才启动。
龚师兄一刻也等不了,带着4个人开始了光刻机和刻蚀机的研究。
最后一部分人,研究封装和测量技术,由艾老师和毕老师共同负责。
本来专用芯片的研究,他希望龚师兄负责,可惜他对光刻机和刻蚀机更感兴趣。
说起光刻机,其实光刻技术的诞生比芯片还早。
1955年,贝尔实验室实现了在硅片上用光刻加工出电子元器件的方法。
1958年tI公司的工程师在公司值班时,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将所有的电子器件都用同一种半导体材料来制造呢?
这样就可以将它们集中在一块小小的半导体芯片上,并相互连接,做出极小的微型电路。
虽然只是一个想法,tI公司还是快速申请了芯片专利。
1961年,GcA公司造出了第一台重复曝光光刻机,覆膜式,可定位到1微米的精度。
它如同女人做面膜........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