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意!知天否?一时曰''静''也,一字曰''定''也,亘古不改,万世不移。”
“舒意!知长河否?”
“昔仓颉造字,以不周而见''山'',以长河而成''河''。故言山脊河血,万古成歌。遂有''人间'',有时阐为''山河''。”
“舒意啊,莫看此句——长河万古翻神陆,滩涂一贯堆怨魂,养我杀我同此心,人间事,原来天不问!”
“人心如水,常有波澜。长河纵意,喜怒无常。故说,治水如治心。”
“拔龙脉为筋索,以缚长河。竖帝冠为不周,以撑河脊。羲浑无道,乃有河道。羲浑失义,遂聚河堤。”
“今治河,使之如天海。亘古定也,万物生也。”
——《九镇暇谈》
述者,烈山。
录者,敖舒意。
……
烈山人皇年轻的时候,曾亲历长河泛滥事。见长河两岸,弃为滩涂,近水之民,为水所噬。
他只身入水,史载——
“数为洪流逐退”、“数厥”、“呕血不止”。
他悲愤至极,甚至涉水喝问长河——若无灵,何来母河之尊名。若有灵,古今多少事,岂有母食子?
书上说,龙皇大庇水族,不能制长河之怒。
长河泛滥,就像祸水之波,永不能绝。生两岸而灭........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