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道七年十月,香港。
这座位于不列颠岛上的兴海港,不仅是大明大西洋舰队的主要锚地,还是英格兰王国对外贸易的要冲,同时也是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
随着英吉利海峡对岸沦陷于蒙古人的铁蹄之后,这里就成为不甘心当四等欧、五等欧的西欧中上等人物的避难之所。来自莱茵河畔和尼德兰底地的商人、工匠,从巴黎大学流亡而来的教师和学生,从法国、德意志、波兰等地逃亡来的贵族、商人和教士都在这里汇集。这些流亡者带来的不仅是人口,还有大量的财富、产业和知识,使得香港这座城市日益繁荣兴旺起来。因为需求强劲,来自遥远东方的商品也开始在这里流动,许多逃亡到香港的西欧商人和工匠,也开始生产贩卖他们粗劣的手工产品。
整个城市喧嚣而嘈杂,各种民族和肤色的人交错往来。一队队的车马不断往来于码头和市区。包着铁皮的木轮碾得街道石板上火星四溅。穿着破旧锁子甲的流浪骑士腰里别着长剑,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着四周店铺的中文招牌——挂中文招牌的店铺大多是为了时髦,中世纪的欧洲文盲遍地,别说中文,就是英文在英格兰也没有多少人能写能看。........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