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正是两河流域最好的季节,忽章河南岸,茫茫的大草原上放眼四望一片翠绿,零星点缀着一处处小小的蒙古包。 (.. )白云也似的羊群,在草原上面流动。在这一片绿色的土地上面,一条白色的长龙在滚滚向前,蒙古骑兵汉军骑马步兵骡马拖拽的大车驮着铜铳的骆驼,还有垂头丧气被绳索拴着步行前进的色目俘虏,一路向南。
得胜的忽必烈大军,此时正在向南挺进,目标是忽章河中上游的富饶土地,忽毡(苦盏)麻耳亦囊俺的干。就是被天山阿赖山环抱的费尔干纳盆地。那里是两河流域最富庶的农耕区,阿鲁忽的王帐之前就设在忽毡附近。
“……当以谷地为根本,北据亦列河,南取阿姆河,置路府于阿里麻里撒麻耳干(撒马尔罕)不花剌(布哈拉)玉龙杰赤(花剌子模绿洲)那黑沙不等城。推行释儒,以佛治心,以儒治国……此乃控扼三河,再兴蒙古之上上策!”
这是忽必烈的头号谋臣刘孝元在给忽必烈提建议。在忽章河大战后,这对君臣在南下途中,就常常并辔而行。一边赶路,一边商讨大蒙古国的未来。
刘孝元的意见就是放弃蒙古荒凉的本部,改以富饶的费尔干纳盆地为根本。北........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