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看起来有些破旧的福船抵达了泉州刺桐港的码头,这这里正是一年来商业最为繁荣的时候。云水蔚蓝,从南面海上吹来的季风扑面。码头上面熙熙攘攘的全是等着装卸货物的苦力。接送客商运输货物的马车和独轮车在码头入口拥挤成一团。南腔北调的招呼声呼喊声响成了一片。看起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宋第一商港的清晨了。
南宋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和尚未完全结束的迟约风波,对泉州这片土地的影响并不特别大。这里并不是政治中心城市,甚至不是福建路安抚使驻地。
因此政治上的风波对泉州的影响不大,而泉州的经济基础是海外贸易和极其发达的手工业,这几年虽然海贸中心日趋北移,但是两三百年来奠定的天下第一商港的根基,也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
而且泉州虽然号称地处江南,但是离开江南核心地盘,两浙路和两江路非常遥远。所以泉州百万民众消费的粮食也不是从两淮、京湖、四川输入的,而是来自广东和安南。所以泉州米商根本不会订立镇江交货的大米迟约,要放盘也是放出广东广南东路米和南番米的盘子。这米价真要涨到了五贯六贯,南番那里的大米还不如潮水一样........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