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属地、嵩县城南,有一地名为‘五道沟’,源起伊河陆浑水库南岸第五道分支。
五道沟历史久远,最远可溯至上古‘陆浑部落’,有远古后羌人战败西迁,‘陆浑戎’失散,村落便不复存在。
至盛唐时期,河南五道沟有大户党姓人丁兴旺,后到处遗留党姓坟冢,留下大小石碑无数。
至宋后,各地混战、土匪占山为王,民不聊生,五道沟因地势险恶渐杂草丛生,杳无人烟。
五道沟中段开阔处,呈鱼肚形盆地,有石门沟河、五道沟河至凤凰岭脚下合二为一,下流十余里汇入伊,凤凰岭下有一没落村庄,名为‘草庙村’。
草庙村名,由来已久,最可信的当是‘刘秀修庙’。
相传,刘秀遭王莽驱逐,路经此地,单枪匹马进入五道沟,但见两山对峙,山清水秀,泉水叮咚,鸟语花香。
尤其是看到一山形似巨龙饮水,因留恋山水,放慢马蹄,忽听人嘶马鸣,便慌不择路,沿河涧小路而行,但见两沟并出,不知行其左右,便打马跑上一丘形小山。
山上有一小庙,因年久失修,断壁残垣,神像裸露,杂草丛生,深可没人。
刘秀掩马嘴,衔铃环,登高处,藏于神像后。王莽不见刘秀踪........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