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触“电”写历史小说,碰到的题材是《屈原》。某电视剧制作中心约写一部二十集的屈原电视连续剧。经过一段伏案工作,我拿出二十多个人物方案和六万多字的提纲,一次获得通过签约。后来与人合作完成了《屈原》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拍摄上映。与此同时,独立写出了50万字的历史小说。写屈原小说,最大的问题是深感资料之不足。毕竟屈老夫子离我们太远了,两千多年的时空距离。除了《史记》、《战国策》中有几千字的最早最可靠的记录外,其余都是后人根据民间传说写的小册子。更多资料来源,靠破解屈夫子自己写的深奥难懂的屈赋离骚和史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次写《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真相》,遇到的情况恰恰相反,资料太多了,多如瀚海。清朝距我们不过几百年,史料书籍本就很多,近年来的“清史”小说热、电视剧热,又产生了大批作品。现在清朝每一个皇帝都出了长篇小说,有的还有多种,电视连续剧更是“你刚唱罢我登场”,沸沸扬扬,弄得老百姓应接不暇。我冷眼旁观看着,听着,终于看出听出了一点问题,一点心得。为什么一些文艺作品,把清朝皇帝一个个........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