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江县域的东南方向,有一片丘陵地带,小山丘一座连着一座,此起彼伏。在山群与山群间,是一片片田地,河流或沟渠在田地间穿过。
在诸多山群中有一处略有不同,那里的山格外的高耸,山上的树木格外的粗壮,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格外的清澈。
其中一座山因其外形酷似老虎被当地村民取名为“老虎坡”。老虎坡背后便是擎天石柱崖。
老虎坡的脚下居住着几户人家。一条青石板路从山外沿着那些丘陵的山脚延伸到这里。小路弯弯曲曲,穿田畈,跨沟渠,犹如一条小青蛇在不断地往前游走。有些石板被皮轮车车轮长年累月的碾压碾出了一条凹槽。山外到此地砍柴的山民们便沿着这凹槽用皮轮车将山里的柴火一车一车运出去。
这个小村落就是我的出生地——阳江县塘坞公社炉湾大队东门村。我是那个特定历史年代的产物。我父亲郑仁森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顺应历史潮流下放到那里。
那是个让青年人热情高涨的年代。
我父亲一腔热血,幻想着要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到了那旮旯村落,看不见一块砖瓦,看不见一条公路,听不见一声汽车的鸣叫,顿时无比萎顿。
土墙,茅草屋顶,........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