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两百年前有一清廉正直的县官,因秉公执法而得罪了某位权臣,他被关在自己的县衙中受尽折磨、凌辱,但奸臣一手遮天,人们敢怒而不敢言,不愿同流合污的县官最终撞柱自尽,含冤而亡。他飞溅的鲜血染红了一面鸣冤鼓,那鼓竟不击自鸣,整整三天三夜,奸臣和他的爪牙们听到鼓声皆头疼欲裂,满地打滚,惨叫声不绝于耳。那明镜高悬的县衙成了修罗场,县城里的百姓无不心惊胆颤,都陆续搬走了,有几个胆大的后来回到空城,带回来的话也令人心惊,那奸臣贼子皆没了魂魄,像木偶一般,活活成了野兽的腹中餐。而那面着了魔似的鸣冤鼓也不翼而飞,有人说那县官的冤魂附在了鼓上,去替天行道了,也有人说是什么人拿去供奉了,总之年代久远已不可考。但自此之后,任何衙门断案都要在公堂上放置一面染了红的大鼓以示威严公正,每次县官到任都要斋戒沐浴,焚香磕头……
秦思俏靠着衙门的立柱昏昏欲睡,这故事从她出生到现在不知道听了几万遍了,每次有新捕快到任老爹都会不厌其烦地添油加醋一番。公堂之上年近五十、头发花白、胡须稀疏、慈眉善目的师爷就是秦思俏的爹,一身捕快打........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