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打出头鸟,这句话在华夏很有市场的。
相传在二战时期,鬼子入侵华夏大陆,几十个持枪的鬼子,就能残杀两三千战败的俘虏--这可不是什么瞎话,而是有历史记载的。
几十个鬼子,两三千个俘虏之间的比例,是让人心痛的一百比一,也就是说那些俘虏要是敢奋起反抗,一百个俘虏干掉一个鬼子的话,双方就能同归于尽。
但结果却是鬼子毫发无伤,所有战俘都被残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那就是因为战俘们深谙一个道理,枪打出头鸟:最先站出来反抗的人,肯定会是个死。
所以呢,谁也不愿意最先站出来反抗,只是盼着有人挺身而出,所以只能任由鬼子逐个残杀所有战俘,这是人性自私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或许,到任何时候,人们都是这种心态的。
最起码,沈银冰肯定人们有这种心态,毕竟当前生活环境相比起二战时期时,要好了不知多少倍,华夏已经迎来她的盛世,人们安居乐业,根本不可能因为看不惯某些事,就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制止什么。
尤其是,这个危险根本不跟自己有关的。
就因为很清楚这些,所以沈银冰才不会担心她要做的事,在........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