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权力之大,是国内特有的政治体制的产物,掌握着地方上许多项目的审批大权,毫不夸张地说,甚至一些地方项目的成败,完全由发改委一手掌握。
发改委的权力,表现在“口袋预算”的上面。
“口袋预算”即中央预算内投资,只有国家发改委拥有审批这些投资项目的权力,而相应的预算分配权也随项目的审批,落入国家发改委名下。
每年财政部在编制国家预算时,会给国家发改委切出一笔投资资金,用于基本建设等领域,但编制预算时,财政部并不清楚这笔钱将用于哪些项目。而作为预算审批部门,全国人大在批准当年预算案时,也看不到这笔钱的具体支出去向。因此,发改委手中掌握的一笔巨资,向谁倾斜,批给谁,完全就在发改委一手掌握。
据说曾经有一名发改委的处长,因为主管审批数百亿元的投资,虽然只是七品官,但曾有省长在其门口等候半个小时才得以被召见,还有副省长被他呵斥之后依然唯唯诺诺,更有某个项目负责人因与他私交深厚,上报的投资计划得以翻番的回报,等等,说到底,抬抬手就能有几十亿的预算审批,在巨资面前,人人低头。
国家及省市发改委........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