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文很快就帮着吴三桂把一百个义民头目挑出来了,都是两类人,要么是二三十岁的川人,要么是上了点年纪凤县、略阳县当地的陕人。
前者都是民伕里面的出头鸟,因为打小看着府兵家的孩子耀武扬威,都有了出人头地的梦想,又因为投胎的技术不行,空有一身力气没地方使,现在有机会跟着王师混,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后者则大多是读书人,就是和王有文一样,流寇打来以前家里有几个钱,所以念过点书,也许还是秀才,20年来都梦想要考科举而不得的人——大顺朝对这帮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镇压还是不够啊,居然让他们活到现在,有些人还成了陕南农民当中比较有威信的人物!这帮人想大顺的科举想不来,现在大明朝又回来了,能不拥护吗?大明朝的科举他们都有资格考啊!
当然了,这两伙人现在还有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无论他们是什么出身,在大顺朝的统治下,都成了没有土地的佃户......大顺朝又是重农抑商的路数,在其统治下的民众也难免受到影响,将土地看得很重。
而吴三桂和大顺朝打了那么多年,对大顺这边的老百姓的想法也有点数目,最近........
全文内容获取中...
请关闭转码、阅读、纯净、屏蔽等模式,导致内容显示不全
如关闭后仍无法显示请下载纯净阅读APP或更换浏览器